德国团队制备出LK99单晶体 并验证为绝缘体
8月11日17时47分,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的科学家帕斯卡·普帕尔(Pascal Puphal)提交的预印本论文,可能完成了对LK-99的“最后一击”。
该论文称,他们成功合成了不含硫化亚铜杂质的紫色透明的LK-99单晶体样品,经测定,其室温电阻率极高,排除其超导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暨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已经发表论文(First order transition in Pb_10-xCu_x (PO_4)_6O (0.9<x<1.1) containing Cu_2S),该论文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关于LK99表现出的神奇特性的原因,可能都是韩国团队马虎制备过程中大量残留的杂志——硫化亚铜的物理性质。总结该文要点如下:
1.韩国团队制备LK99时,因实验方法等原因,样品中有大量的硫以杂质形态残留。杂质组分很可能就是硫化亚铜。
2.韩国团队称在400K(约127℃)附近观测到电阻跳变,但正是硫化亚铜于此温度发生一级相变,从六方晶体转化为单斜方晶体,从而发生了电阻率的急剧变化。
3.韩国团队在测量电阻时进行过数据处理,减去了所谓“背景电阻”。这一方法在该团队之前的镥氢氮室温超导材料的实验中也使用过,硬是将临界温度下的电阻处理至0,而后被我国毛和光院士带领的团队验证为无任何科学意义——同等条件下的镥氢氮材料的电阻率甚至高于纯金属镥。
4.因为硫化亚铜于此温度下为导体,而导体都具有抗磁性,也一定程度解释了韩国团队放出的短视频。而关于此点,美国哈佛大学凝聚态的一位研究员则认为是铁磁性导致的,并用铁屑和石墨制作了一个可以还原视频效果的样本。
至此,这场超导闹剧在诸多实验团队的努力下已经要拉下帷幕。高温超导也许很快就会发生突破,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毫无疑问,LK99并不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